张宇瀚(左二)带领村全体新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李振宇 摄
中新网许昌6月20日电(记者刘鹏)家门、校门、机关门,4年前,“90后”小伙张宇瀚走出校门成为一名“三门干部”。农村、农民、练兵场,4年后,扎根田间地头的他,在“驻村书记”任上,一路筑梦前行。
年出生于河南郑州的张宇瀚,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阔别校门,张宇瀚公考来到了豫南确山县人民法院。“哪里最锻炼人就让我去哪里吧!”几番请示,张宇瀚在执行局开启了他的法官生涯。
张宇瀚看望留守儿童并送去文体用品。 张佩华摄
从调解还款到强制执行,从查封扣押到围追“老赖”,从凌晨四点到次日夜半,张宇瀚奋力奔走在第一线。
年5月9日,在一天的执行途中,张宇瀚度过了自己24岁生日。没有蛋糕、没有蜡烛,只有胸前的法徽和心中的信念。当申请执行人把一面“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锦旗送到他手里时,他说,这便是他最好的生日礼物。
年7月,张宇瀚的工作迎来了第一次跨越转变。告别一年多的法官生涯,他来到了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团委,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从奔波一线到朝九晚五,不曾想,刚刚上任5个月后,张宇瀚坐不住了,他决定向组织申请名额下乡驻村。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我最缺乏的就是基层工作经验,况且脱贫攻坚又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张宇瀚深刻意识到,农村是个大舞台、练兵场,“不管再苦再累,如果能有机会下乡驻村就是我最想去的地方。”
打包行囊,年11月,张宇瀚奔赴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大二郎庙村,开始了他的驻村之路。
抓党建、促脱贫,落实基层制度、办好惠民事实。入村后,张宇瀚一周内跑遍了全村16家贫困户,1个多月内逐户走访了全村62名党员,开展座谈、全面摸排,力求在最短时间内熟悉村情村况、打开工作局面。
年12月,刚刚驻村不久的张宇瀚面临新婚之喜到来,但直到结婚典礼的头一天,他才从村里抽身回家。新婚第二天,他便带着妻子冒雪返回了村里,并在到达后即刻同村干部一起走访排查安全隐患。没有浪漫的新婚之旅,夫妻俩在村里度了蜜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张宇瀚看来,贫困就要寻病问诊找根源。从村“三委”干部到村民小组组长,他拉家常式的挨个谈话。村干部老龄化、年轻干部上不去、老干部无法适应电子信息化工作模式、党员长久无组织生活、党建工作流于形式……问题突出亟待解决。
发现了病根,就得对症下药。张宇瀚组织会议决议,吸纳年轻党员加入到村务工作中,以老带新,以新教老,增强血液流通性,使其相互融合。同时试行党员“三类管理”工作法,增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仪式感。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大二郎庙村从原有的16户贫困户33人,到17年脱贫5户10人,18年脱贫4户8人,现今剩余贫困户7户15人。
“说实话,当年听说镇里给俺村派来个驻村书记帮扶很是高兴,但听说是个‘90后’学生娃,的确有过担心。”64岁的大二郎庙村村支书李明仁告诉记者,在一年多的接触中,他发现年轻的张宇瀚有股拼劲、闯劲。“到任以来,他把抓党建、抓班子放在第一位,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村里的各项工作有了明显提升。”
“年,张书记想办法给村里争取了10万元资金搞绿化,今年又争取了10万元准备修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在李明仁看来,张宇瀚的到来让大二郎庙村稳稳迈上了一步台阶,他对村里的明天更加有了信心。
同样提起这位年轻的驻村书记,村民李振宇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年龄不大,干的事不小;时间不长,办的事真不少!”在李振宇的印象中,一年多来,但凡下雨天,哪怕是夜晚,张宇瀚也要拿着手灯到贫困户家看看房子漏没漏水、需要什么帮助。
“去年冬天,张书记出资给贫困户买了棉袄、被褥;去年争取资金搞的绿化,让村里换了容颜;暑假热天里,跑到贫困户家为孩子辅导功课……”在李振宇看来,这名“90后”驻村干部的作为,让他着实佩服!
从法官到共青团干部,再到驻村第一书记,“90后”的张宇瀚正一步步褪去“三门干部”的外壳。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服务百姓的最前沿去,广袤无垠的农村天地,他一路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芳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