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桐柏山,竹沟那个就在两山间。英雄的土地,革命的摇篮,抗日指挥部,屹立在中原。竹沟历史多辉煌呀,“小延安”美名天下传,天下传!
这是一首民歌,一首流传于河南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镇一带的民歌。确山县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乡,革命历史悠久。一九二七年的四月份,为迎接北伐军进入河南,在周恩来、王若飞的指导下,李鸣岐(黄埔四期学员)、马尚德(杨靖宇原名)等人领导确山数万民众举行震惊中外的武装暴动,攻占了确山县城,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县级苏维埃政权,并组建河南省第一支革命武装,拉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革命老区确山竹沟又称沟竹,因以“簧竹茂盛”而得名。它位于河南确山县西部,坐落在伏牛山、桐柏山余脉交错处,叁面环山,山上草木如盖;一面靠水,大沙河(竹沟河)由北而南穿镇而过,岸边竹林青翠欲滴。古往今来,它是中原西达宛襄的要冲,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又被称为竹沟镇。不仅杨靖宇将军在这里战斗过,也曾是河南人民抗战的指挥中心。抗战时期,这里又成为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这里还是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的重要发祥地,被誉为“小延安”。
孤山冲,山重重,
冲里来了彭雪枫。
穷人穷,骨头硬,
要跟雪枫闹革命。
一九三八年,毛主席派彭雪枫到竹沟全面主持工作。彭雪枫在竹沟创办了延安“抗大”式军政教导大队,还在竹沟创建了“民族抗日宣传队”,创刊发行了《拂晓报》。这份油印小报在中原大地、洪泽湖畔广为传播,对全面抗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鼓舞和激励作用。
彭雪枫和军政教导大队队员们越过千重水,
踏破万重山。
胡服到竹沟,
妙计定中原。
同年,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到竹沟,并且按照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竹沟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所有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刘少奇化名胡服,千里迢迢从延安到了竹沟。刘少奇在长达几个月的途中写了著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初稿,到了竹沟后修订完成。
刘少奇在竹沟的办公室旧址一九三九年,李先念在竹沟的一座砖窑洞内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的,这支队伍后来发展壮大成为新四军第五师。
李先念、周志坚、王国华砖窑洞军事会议抗战时期,这里是河南、湖北等省的领导核心所在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开办了一系列的训练班和学习班,从这里派出的干部和队伍的发展壮大,形成了后来的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新四军的其他队伍的许多干部也都曾经在这里参加过培训。
开国中将张震在竹沟的办公室旧址乌云之中见青天,
竹沟就是小延安。
一声号令震破天,
千军万马上前线。
因为竹沟是中原局所在地,又是新四军主要指挥部所在地。刘少奇说:“延安有党的领导,竹沟也有党的领导;延安有窑洞,竹沟也有窑洞;延安有抗大,竹沟有党训班;延安有延河,竹沟有大沙河,竹沟就是小延安。”从此,竹沟“小延安”的美名传天下。
郑位三、朱理治、刘少奇、朱瑞、彭雪枫抗日战争时期,竹沟先后向敌后出兵十七批四千八百余人。根据现在统计,有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八十多位省部级干部,一百多位将军在竹沟工作战斗过。
周恩来总理题名的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作者
辉心之旅我以我文写众生,且吟且唱且前行!
感恩遇见!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