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姓国姓中江骆秦赵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看的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江国—

嬴姓江氏,地理位置在今河南省正阳县、息县一带,是周朝第二批封国(公元前年),公元年被楚国吞并。

春秋初期诸侯国

江国和黄国一样,也是九夷之一。领土不大,与强邻楚国关系很微妙,彼此联姻,但又因周王朝交代了任务,所以和楚国只是表面关系,在齐桓公称霸时,倒向了北方,结果被楚国吞并。

挨着一个爱搞事情的邻居,实在是没办法的事(要么自己搬走、要么让他搬走)。

江国的灭亡,让秦国为之缟素,当时秦国君是秦穆王,对于同为嬴姓宗国,是一种表态,也是一种亲族的感情。

《汉书》:“武丁、成王,殷、周之大仁也,然地东不过江、黄……”

这里所指的“江、黄”指的就是江国和黄国,可见江国是周王朝之边疆,是周王朝所能控制区域的极限。

《通志·氏族略》:“江氏,旧云汝南安阳县江亭。”

学者金荣权认为:我们可以认定古江国的属地当在今河南正阳县南部、信阳市平桥区东北部和罗山县北部一带,跨淮河南北,以淮北为主,都城位于淮河北岸。在它的周边分布着许多中小诸侯国:西临道国(在今河南确山县),东连息国(在今河南息县),北接蔡国(在今河南上蔡县),南近樊国(在今河南信阳市平桥区)。

江国除了强邻楚国虎视眈眈外,所处的地理环境也是十分不利的,淮水泛滥问题始终困扰着江国,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地理特征延伸出来的“江”国,但能以江为姓,这一点是印在基因里的记忆。

—大骆国—

嬴姓骆氏,史载地址不详,推测为西安市周至县骆峪镇附近。在周厉王时被西戎灭国,对周国是鞠躬尽瘁的。

骆姓出自秦非子之兄(也可能是弟)赢成,受封骆国而立氏,是嬴姓为周王室守卫西边的诸侯国,在周厉王时(公元前-前年)被西戎所灭,不辱使命。

《史记·秦本纪》:“(西戎)灭犬丘大骆之族”。

—秦国—

嬴姓秦氏,初封为附属国,地理位置在今甘肃天水市附近,最后他吞并所有渣渣,公元前年统一全国。

关于秦国有赵氏、秦氏两个说法,尤其是赵氏说,特别占上风。

秦国赵氏说,源于大、小司马搞故事——“赵氏,秦姓也。案:韦昭云“秦伯益后,与赵同出非廉,造父有功,周缪王封之赵,由此一姓赵氏”。”

上述说法是不成立的,且不说现在法律上对血亲的认定是以三代为标准,单按《周礼》嫡长子继承制来说,就有三个问题。

嬴姓赵氏与秦氏分流

第一,赵姓是造父的儿子渠父继承的,连造父的其他儿子都没资格姓赵,更别说早在爷爷季胜那一辈就分开的恶来一系了。渠父时恶来一系对应的辈分是大骆,两人的关系说是堂兄弟都有点搭不上,因为堂兄弟的概念是共祖不共父,渠父和大骆从爷爷的爷爷就分开了,直白说,大骆想沾光蹭赵姓,得问渠父不答应!

第二,恶来一系在秦始皇前,称骆氏、秦氏、梁氏,虽然起步晚点,资源上比赵氏要优越很多。

第三,姓与氏,在西周时界定是最清晰的。就拿大洛两个儿子成与非子来说,周孝王对于非子很看好,打算让非子继承大骆,而成的外公申侯站出来反对,最后周孝王只能改变主意,封非子于秦邑,于是非子立秦氏。

那么为什么有赵氏这个混淆呢?

主要是古代文化人(特别是儒家和六国遗民)恨秦始皇的人多,特别是汉独尊儒术之后,文字中夹杂着强烈的情绪,还能有什么比“赵政”更解恨呢?

弄清楚这些,回到秦姓上来,关于秦姓源流有“嬴姓”、“姬姓”、“姚姓”,十分奇怪的是“赢姓秦氏”所占席位并不突出,比起亲族“赵姓”、“黄姓”繁盛大姓,简直被甩出好几条街外。

其中原因有三个:

一个是秦朝国祚太短,九州鼎沸,秦姓王室亡命避祸。

第二个原因是刘邦对秦姓的防范,比如子婴降汉,子孙秦姓被强迁关中,同样的大姓田姓也是相同命运(真不愧是西帝、东帝后裔),而田姓对汉高祖的意图心知肚明,十分配合地遂了刘邦的心意,第一批抵达关中的改姓“第一”,第二个抵达关中的改姓“第二”,以此类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等等,如同兄弟分家一样,田姓大族迅速分解,至于秦姓怎么改的,不得而知。

第三个原因是发生在宋朝,出来一个秦桧。为此秦姓改姓的大有人在。

坊间传闻说“秦桧的后人都改姓了”,这个不准,因为秦桧是绝后的,他儿子秦熺本姓王,是从秦桧大舅哥那里抱养过来的。不过必须得佩服下秦姓改姓之人,要说第一、第二、第三的田姓是迫不得已(风声过去大多偷偷改回田姓了),而因秦桧而改姓的人,这是“不饮盗泉、不息恶木”的磊落人杰。

是是非非过去,秦姓作为嬴姓成就巅峰,辉煌不易。

—赵国—

嬴姓赵氏,地理位置在今河北省西部、山西省北部、内蒙古南部一带,公元前年,被亲族秦国吞并。

赵国的赵源于造父的封地——赵城。

“赵”这个字很有意思,本义是疾行善走,很符合造父风驰电掣的速度属性。

赵国成立略晚一些,是公元前年的事情。

公元前年赵国地图

准确的说赵国的祖先是叔带,即造父的孙子,他本来是在周幽王臣子,觉得前景不理想便投奔了晋文侯姬仇,自此赵氏兴盛起来。

赵无恤(赵襄子)时,晋国出了个牛人——智瑶(智襄子),他善射有才、文武双全、人帅果决,唯一缺点就是自信过头。

晋国的有为青年韩虎、魏驹,加上赵无恤都是智瑶带着玩的,彼此合作不错,捞了不少晋国的实惠,最后把晋国国君都放逐了。

有一天几个人喝小酒,智瑶喝爽了,对三个人公开索贿——

“小韩、小魏,哥带你们嗨,你们怎么表示表示呀?”

“小赵啊,哥相中了。”

韩虎、魏驹很圆滑不表态,赵无恤翻了翻白眼很刚,果断拒绝。

智瑶被卷了“面儿”,事后叫上韩虎、魏驹上门去“堵”赵无恤。

赵无恤不敌,退走晋阳。

智瑶不肯罢休,脚跟脚的紧逼,赵无恤无路可退,便暗遣人去策反韩虎、魏驹。

结果韩虎、魏驹倒戈,智瑶被“圈踢”,卒。

脑壳还被赵无恤做成了酒器(说溺器是没根据的,赵襄子是高智商人物,看看赵襄子怎么对豫让。做成酒器不是泄愤,而是传递自己是被伤害着,使其“分知”,合情从而合理)。

自此三家分知然后分晋,又过了三代到了赵烈侯时,周天子认可了三家的诸侯身份,自此赵国、魏国、韩国。

从赵襄子的跌宕人生来看,赵姓的智慧实用且接地气(相对于智襄子尤为明显),这是赵姓的宝贵财富。

最后还有一个野史传说,据说清朝的国姓“爱新觉罗”=赵。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4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