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杨晓东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周由通讯员羊开元
8月5日,确山县竹沟镇河南酷斯乐器有限公司,一把把色泽温润的大提琴、小提琴“优雅”地摆放在橱窗里。这个公司虽然不大,但镶线室、合琴室、油漆室等却分隔得非常清晰,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制琴师傅陶醉其中。
“镇上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制琴厂,确山提琴就是在这里走向世界。”酷斯公司负责人李守强告诉记者。
年,不到20岁的李守强踏上了驶往北京的“绿皮车”。摆地摊、刷盘子……这个来自中原小城的小伙子,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会和提琴结下不解之缘。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老乡介绍,李守强与几十名确山籍工人一起进入北京一家民营提琴厂当学徒。靠着中原人的韧劲和拼劲,在制琴行业,“确山师傅”名震京城。
确山县规模最大的提琴厂——昊韵乐器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建明,也是当时的学徒之一。李建明回忆,一二十年间,确山籍制琴人的规模逐步扩大到人左右,他们有的办起了工厂,有的当起了技术员。
有着西洋血统的手工提琴,如今八成以上由中国制造,而中国提琴中八成以上从确山人手中诞生。
昔日的农民,今天的制琴师。年,在北京通州,李守强也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提琴作坊,一把琴能卖到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当时德国、意大利等外贸订单源源不断,小作坊后来变成了小工厂,还起了个振奋人心的名字——华强乐器。”李守强说。
北京虽好,但家乡门前的小溪、村后巍巍的青山,依然让李守强魂牵梦绕。得知与李守强一同在北京从事提琴产业的确山人有多人,工厂有多家,确山县委、县政府开始谋划把这批“确山师傅”请回家乡,让这些游子返乡创业,把确山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提琴之乡。
为把在外能人资源优势转化为本地经济发展优势,年,确山县规划建设了多亩的提琴产业园,相关领导多次到北京,邀请大家回乡发展。县委、县政府还提供一系列支持和保障,打造良好的创业“软环境”。
李守强回来了,李建明回来了……随后两三年时间,在北京通州附近聚集的六七十家提琴厂陆续迁回确山县。如今,确山县的提琴企业已达68家、留在北京的确山提琴企业34家,年产各类提琴30余万把,年产值3.5亿元左右,带动2余人就业。
秉承奋斗精神的确山人,从离乡制琴到他乡卖琴,再到返乡创业,正弹奏出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编辑:赵霄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