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吴力斌吴静波黄玲
正文共:字18图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一个让人称颂的名字
中共中央中原局办公室旧址
确山县年近百岁的抗战女兵没有忘记那一段峥嵘岁月,更记得艰难岁月中的温馨和感动。98岁的董花曾经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组织部部长陈少敏的秘书,一提到陈少敏的名字,就一遍遍地说:“陈大姐是我的老领导,对我们都很好!”99岁的何国曾曾经担任新四军五师的卫生员,还记得陈少敏收留了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并教他们读书写字,把他们组成“十月剧团”,又称“娃娃剧团”。无儿无女的陈少敏经常自豪地说:“我有四十多个孩子。”
年,国民党进攻中原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中原局分散突围,就在那时,董花和何国曾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各奔东西。年11月,在确山籍“中国好人”张大生的帮助下,两位老人才有了失散70年后的重逢。
年4月4日下午,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两位老人相伴来到纪念馆。馆外莺飞草长,柳色青青,馆内陈列着简单的家具、古老的马灯、粗瓷大碗等简朴的生活用品,两人望着陈少敏的照片聊个不停,浑浊的眼里涌出了泪水。
◎一棵阅尽沧桑的石榴树
纪念馆的东院,草坪满是油油的新绿。墙砖斑驳的三间东屋就是刘少奇当年的办公室兼住室,室内摆放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这里,储存着一段珍贵的历史。
年1月28日,寒风凛冽,化名胡服的刘少奇,经渑池、南阳来到竹沟。“越过千重水,踏破万重山,胡服同志到竹沟,妙计定中原”。刘少奇抓思想政治建设,在小树林、草棚礼堂、留守处和教导队里,他多次给党员干部做思想政治报告;在住室里挑灯夜读,他完成著作《论党内斗争》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他响应毛泽东“来一个学习的竞赛”的号召,开办党训班、基层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干训班,短短一年时间,竹沟向中原各地派出17批多人的基干武装,其中党员多名。在刘少奇的指导下,中原各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成为联系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枢纽,为部队开辟苏北战场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年早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刘少奇同志在办公室门前种下了一棵石榴树。从此,这棵树夏日花红似火,秋来果实累累,为小院增加了热烈的色彩。
年,刘少奇遭受迫害,无辜的石榴树被连根拔起,被当作刘少奇的替身游街批斗,之后被倒挂在石栏杆上暴晒。一位名叫张锦明的村民,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夜色,在树上剪下一枝植在小院里。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石榴枝生根发芽了。
年,竹沟革命纪念馆重新修复,张锦明把石榴树移植到当年刘少奇栽种的老地方。年11月,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带儿子刘源,与李先念夫人林佳楣一起来到竹沟,听到石榴树的故事后非常感动,见到张锦明时,她紧紧握住了老人的手,深表谢意。随后,张锦明在中间,王光美和林佳楣站在左右两侧,留下一张三人珍贵的合影照片。
如今,这棵珍贵的石榴树绿意盎然,枝繁叶茂。
◎两份不同寻常的报纸
纪念馆里有几份蜡版刻写的八开油印纸静静地躺在展柜里,柔和的灯光投射在纸上,字迹清晰可辨——这是一份似乎仍散发着油墨香的《小消息》报。
年7月,河南省委决定在竹沟创办省委机关报《消息》。当时,报社的全部家当只有一部小半导体收音机,一块活动钢板和一部简易油印机。即使这样,《消息》仍坚定地出版着,传递着延安最清新的气息。《消息》报传遍大江南北,当年12月,河南省委宣传部为《消息》报出版百期庆功,改名为《小消息》。
年9月下旬,彭雪枫率部队即将开往豫东,决定创刊发行《拂晓报》。他题写报头,撰写热情洋溢的创刊词《我的良师》。9月30日,东方破晓,竹沟镇党政军民隆重欢送新四军游击队东征,彭雪枫宣誓:“不复失地,誓不生还。”《拂晓报》创刊号也随着东征的队伍广为流传。年,该报通过周恩来、范长江的帮助,一度发行到亚洲、欧洲、美洲等一些国家的首都。年报纸出版期后,为纪念在河南作战牺牲的彭雪枫同志,《拂晓报》改名为《雪枫报》。
93岁的抗战老兵陈德金回忆当年。清晨,竹沟大沙河岸嘹亮的军号将人们唤醒,干部和武装青年聚集到东门外广场跑步、出操、军事训练;傍晚,一队队抗日健儿在这里打球、唱歌,《大刀进行曲》《送郎参军》等救亡歌曲响彻田野;入夜,业余识字班里传出一片读书声……有一次,他远远望到了主席台上讲话的彭雪枫,没想到会议结束后,彭雪枫走到了他的身边,和他握手,聊起了家常……说到动情处,老人哽咽了。
◎一次震惊中外的惨案
竹沟镇北的王庄后山上,苍松翠柏掩映着烈士陵园,多名烈士的骨殖安卧其间。墓碑上文字寥寥,浓缩一段烽火岁月。
年4月4日,天色阴沉。早晨6点,张大生和志愿者们带着满满一车棉衣和食品出发了,他们把确山县13位抗战老兵分别接到了竹沟烈士陵园。老兵们手捧鲜花,佩戴“抗日英雄,民族脊梁”的绶带和纪念章,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在儿孙的搀扶下缓缓走向烈士纪念碑,献上花篮,缅怀先烈。
何国曾老太太蹒跚着来到弟弟的墓前,伸出粗糙的手把墓碑上的名字擦了又擦,潸然泪下。她声音嘶哑,不停地念叨:“好多年了啊,你们还好吧?”
年11月11日,国民党反动势力以重兵突袭竹沟,惨杀我军民余人,我军民因寡不敌众,被迫撤离。“确山惨案”震惊中外。毛泽东在延安指出:“对于那些敢于闹‘平江惨案’‘确山惨案’的人,对于那些敢于打击进步军队、进步团体、进步人员的人,我们是决不能容忍的,是必定要还击的,是决不让步的。”
伫立墓前,仿佛能听到军号在召唤。李先念题词的“竹沟革命纪念碑”几个大字特别醒目。竹沟人忘不了流淌在血脉深处的红色记忆,每到农历大年初一和清明节,他们会自发来到烈士墓前,培一把新土,焚香、祈祷,献上无限哀思。
河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刘道兴研究员说:革命年代共产党在竹沟如同蛟龙入海,这一带老百姓表现出为了革命,敢于改变命运的勇气,走进新时代,他们同样发扬出敢为人先的精神。
漫步在古镇的大街小巷,徜徉在青山绿水间,耳边不时会传来优美的弦音,那是竹沟人放下铁锹、锄头等农具,在调理小提琴、大提琴。让人惊叹的是,一群不识五线谱的农民师傅,却凭着过人的乐感,历经13道工序,用双手精心制出了精准高端的提琴,让挑剔的西方人也服气了。如今,这里的提琴远销世界各地,也成就了“提琴之乡”的美名。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今天的竹沟人正描绘着一幅恬静的生活画卷,践行着烈士陵园前的题词: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