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几个地面羞于出口,尤其是驻马店,难道是中原文化褪色了吗
河南有几个城市的名字不太好听,对比清朝以前的地名可以发现,中原大地这么有文化的地方,现在文化已经在褪色了。
驻马店,秦时属颍川郡,汉属汝南郡,唐宋时属蔡州,升蔡州为汝宁府,沿用至明清,府治在今汝南县。因明代曾在此设驿站,称苎麻店,成化十年改称驻马店。京汉铁路通车后,以车站为中心形成城区,属确山县。年将汝南县改为汝南市,但很快撤销。年信阳、驻马店分治,设驻马店专区,治所在驻马店镇。年,驻马店地区改为地级驻马店市,治驿城区。汝宁、汝南、蔡州,好好的名字不用,竟然以驻马店为名,真是太丑了,也难怪大家说总部就在驻马店。我大学时期有个同学就是驻马店的,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我们都笑了。
商丘,历史上叫宋国、梁郡、睢阳郡、应天府、归德府,年改叫商丘。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名字都比现在叫商丘更好听。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丘可能是帝丘的误写。不过我觉得,既然这个地方以前是宋国的范围,那么叫商丘肯定没问题,因为宋国就是商朝后裔的封国。
周口,秦汉时期属于陈郡,隋朝置淮阳郡,唐朝为陈州,清朝为陈州府。年设周口专区,年改为周口地区,年设地级周口市。据传,周口地名来源于明朝初年的周家渡口。明永乐年间,周姓船户在此摆渡,往返于沙河之上,后来当地人称此地为周家渡口、周家埠、周家口,简称周口。
三门峡,最初属于三川郡,汉朝时属弘农郡,北魏以后一直叫陕州,陕西之所以叫陕西,就是因为位于陕州的西面。年前后建陕州专员公署,年设三门峡市,年升为地级市。因为一个水库而设立了三门峡市,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徽州改为黄山,大庸改为张家界,蒲圻改为赤壁,当涂改为马鞍山。
平顶山以前叫汝州,秦汉时属颍川郡,宋、元、明、清分属汝州、许州、裕州。建国后,因在一座平顶的山下面开煤矿,于年设县级平顶山市,属许昌专区。年,设地级平顶山市。
焦作,秦时属三川郡,汉时属河内郡,唐时怀州、孟州,明清时属怀庆府。年设焦作市,年升为地级市。焦作为什么称为焦作,很多河南本地人都说不清楚。年,清王朝垮台的前一年,焦作才成为一个镇。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可能与炼焦煤有关系。当地人将焦煤称之为焦枣,久而久之就成了焦作。
济源,现在是河南直属的县级市,与湖北天门、潜江、仙桃类似,上面没有代管的地级市。秦时属轵县,汉时分属轵县、沁水县,隋朝开皇年间设济源县,属河内郡。唐初,济源升为西济州,唐末至宋元属孟州,明清时与焦作同属怀庆府。济源叫现在这个名字,不能算丑,比焦作好多了。
河南也有几个古地名,比如南阳、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等,古色古香,比驻马店之类的好听多了。所以说,地名更改是一门学问,不能随便改。
我们盘点一下改名失败的县市区。
武汉蔡甸区,原为汉阳县,汉阳县城变成汉阳区之后,汉阳新县城设在蔡甸镇。后来撤县设区,就成了蔡甸区。本来想改为知音区,但是没通过审核。
仙桃市,原来叫沔阳县,明清时期为沔阳州。因县治位于仙桃镇,设市时就成了仙桃市。直到现在,我都不愿意叫仙桃为仙桃,而是叫沔阳。
此外,庐州改为合肥,兰陵改为枣庄,琅琊改为临沂,九原改为包头,常山改为石家庄,庐陵改为吉安,建宁改为株洲,广济改为武穴,朝歌改为淇县,浔阳改为九江,郧阳改为十堰,均州改为丹江口,北京崇文区并为东城区,宣武区并入西城区,都是改名失败的典范。
在上述这些地名中,最不好听的就是驻马店、石家庄、枣庄和十堰,然后就是蔡甸和武穴。
江浙地区就不一样。杭州现在还是杭州,绍兴现在还是绍兴,温州现在还是温州,湖州现在还是湖州,衢州现在还是衢州,都没改名字。此外,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徐州、台州、金华、淮安、无锡、泰州、丽水等名字,也延续得比较好。南京以前的正式名称不是南京,叫过金陵,叫过建邺,叫过建康,叫过应天,叫过江宁,明朝时俗称南京,民国时沿用此名,直到现在。
我们湖南的地名,长沙、湘潭、益阳、怀化、邵阳、郴州、永州、常德、岳阳、衡阳都延续下来了,唯有张家界、株洲的名字改得比较丑。娄底是新建地级市,因位于娄星底下而得名,也算是比较有文化的名字。
(年11月20日于武汉南太子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