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
当前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河南是这一伟大事业的精彩缩影,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当著名作家们深入河南基层一线实地采访后,会有怎样的感受?
金秋丰收时节,11月8日至12日,由河南省文联、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著名作家看河南大型文学采访创作活动,来到驻马店等地深度采访和挖掘。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凌为采访团授旗
采访团由来自国内获鲁迅文学奖和少数民族骏马奖等全国性文学奖项的著名作家近20人组成,连日来行程踏遍驻马店城区、泌阳、确山、汝南、遂平等地的工厂、农村、建设工地。中原大地的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给作家们留下深刻印象。
◆“无中生有”的创造精神,让作家们钦佩和感动
12日中午,当飞机落地杭州,鲁迅文学奖得主、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陆春祥回想刚刚经历的河南之行,对记者说了四个字“无中生有”,“基层一线的这种创造精神,让人钦佩和感动”。
△作家们在泌阳县夏南牛产业园采访。黄小一摄影
在泌阳县夏南牛产业园,陆春祥看着一种毛色浅黄、体态健壮的肉牛,对“夏南牛”这个名字很好奇。原来,这不是普通的本地牛,而是将法国夏洛来牛和本土南阳牛杂交创新,历时20多年培育而成,填补了中国没有自己肉牛品种的空白。“对当地人来说,夏南牛推动了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但往大了说,也丰富和改善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陆春祥说。
踏进豫中确山县提琴产业园,悠扬的小提琴旋律,让采访团的作家们感到惊喜。一个数字更是让作家们惊讶不已:中国提琴出口80%来自确山县。提琴这一西方乐器,为何会在豫中的小县城落地开花?答案本身便是一个动人故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山县一批农民丢下锄头,到北京的提琴厂打工。年,确山县规划建设了提琴产业园,闯天下的村民回乡创业,把这个产业引回本土。
陆春祥对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说:“靠打工学来的制作提琴技术,发展提琴产业,实现脱贫奔小康的背后,是河南人敢闯敢拼的精神和对家乡故土的深情。”
△确山县提琴产业园。黄小一摄影
在提琴组装车间,陆春祥和一位宋姓女工聊起家常。这位农村中年妇女虽然现在月收入多元,但几年前却是愁容满面的贫困户,丈夫身体不好,女儿大学在读,她艰难扛起家庭重担。“虽然只是聊天,但从她幸福的笑脸、知足的表情,我能看到脱贫带给一个家庭实实在在的改变。”
前,陆春祥的一篇中原采风的散文《云台广陵散》在大公报整版发表,并收入散文集《九万里风》。他说:“每一次来河南都有创作的冲动,河南有讲不完的精彩历史故事,河南的当代故事也同样精彩,并且因为正在真实上演,而更加动人。”
◆从熟悉厚重河南到认知崭新河南
8日晚启动仪式后的座谈会上,谈及河南印象,作家们说的最多的关键词是古老、厚重。《思南文学选刊》杂志副主编、评论家黄德海回忆起一次到访河南博物院的经历,“这是我见过最震撼的博物馆之一,许多文物在其他地方一定是镇馆之宝,但在河南却只是在展厅角落,由此可知中原文化之鼎盛。”
而短短几天深入基层的经历,让作家们深刻领略了当代河南的魅力。
△作家们在十三香工厂采访
骏马奖获得者、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席金仁顺,三年前曾参与“著名作家看河南”的活动,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开封的“古和新”,古城韵味与现代都市交相辉映。这次来到豫中腹地驻马店,金仁顺特别留意细节,让她有些意外的是,这个河南的地级市,竟有着大都市一样的开阔市容。
夕阳时分,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占地7.12平方公里的人民公园,听着湖畔荡漾着休闲市民的欢笑声,她说:“城市规划建设不仅富有前瞻性,也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采访驻马店正在建设中的人民公园
“一切都是崭新的、充满希望的。”豫中的城市和农村,都刷新了鲁迅文学奖得主、《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副主编、评论家刘大先的印象。过去他以为驻马店是一个毫无个性的小城,这次的新认知是“既有悠久的文化底蕴也有现代都市感,有让古老焕发新生的皇家驿站文旅项目,也有面向未来的国际会展中心”。过去以为中原农业是小麦玉米,这次的新认知是“以农业为中心,兼顾工业与旅游业的综合发展态势,食用菌产业园、夏南牛基地、小提琴产业园等琳琅满目”。
刘大先说:“感觉河南人民就像牛一样实在,不玩花架子,我想正是这种埋头苦干的精神,才使得中原在平稳中默默崛起。”
△采访团在驻马店西高铁站合影
据悉,在全国著名作家采访的同时,河南18个地市作协已经组织脱贫攻坚采访小分队,率先开展了采访创作,本次采访活动结束后,河南省文联将出版文学作品集,把省内外作家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
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