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人性管窥

谈帝王的人性,先得了解什么是人性。《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性的解释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有学者研究指出,人脑结构决定了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唯一主角,由此推出人性的自私原理,自私原理让人体司令部总是在耗能最小的情况下,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选择。这个结论近似韩非对人性“趋利避害”的论述。法国学者爱尔维修则说得很直接,我们承认人的自私本性,但也承认这个本性并不坏,坏的是那些利用人的本性来作恶的人。用上述定义和研究成果来看帝王这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人性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我觉得,帝王也是人,自私很正常,自私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们的自私过于膨胀,他们中的一些人把自私发挥到了极致,利用人的自私本性做恶也做到了极致,他们是世界上自私到了极点的一个群体。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帝王群体中部分人的人性自私程度。

一、贪婪

帝王们自私导致的贪婪,用“人心不足蛇吞象”来形容都显得远远不够。你想,偌大一个国家,从高山到平原,从陆地到海洋,从土地到人口,从地上长的到地下埋的,所有资源,全是帝王家的私有财产,全部属于一个家族所有,而且一代一代子子孙孙传下去,外姓不准染指,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要全力诛灭之。本来,从远古部落到黄帝时代,老子死了权力由儿子接手,这个很自然,除此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但从尧开始采取酋长推荐贤者的方式进行权力交接,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如果按这个路子走下去,中国历史应该不是后来这个样子。结束这个探索的,是大禹的儿子启。他私心膨胀,通过杀戮,从他老爸选定的接班人伯益手中夺走了王位,重新开启了王位世袭制。从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步入了“家天下”的漫漫长夜。一姓一家拥有一个国家,这贪心真是大得不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分啊。不仅是帝王群体贪婪,个体贪婪的也是一抓一把。有人可能会说,帝王不是拥有天下财产吗,怎么还会有个体的贪婪。要知道,“家天下”是一种政治话语,不能理解为国库里的钱任何一个帝王想拿就可以随便拿,想拿多少就可以拿多少。实际上,有的帝王贪图享乐,挥金如土,挥霍无度,多少钱给他们都是不够用的,所以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敛财。比如汉代的灵帝,就在宫中建有小金库,私自攒钱,朝廷每次收完税,他都要从中抽几成,放入小金库,供自己挥霍。有太监劝他:“天下万物都是陛下的,陛下至尊,不宜置买私田、私宅,更不宜私存钱财。”但灵帝不听,照常我行我素。后来他要建私人游乐场所,资金不够,竟通过卖官筹集资金。他设了一个专门场所,公开标价,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按当地经济水平价格有高有低。官吏升迁也按价纳钱。求官的人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就中标上任。卖官的钱全部装入汉灵帝荷包,由他支配用于享乐。还有明代的万历皇帝,派大批税吏前往各地各行业,大肆敛财,自己私用。他生女儿、公主出嫁,都要管财经的户部献白银10万,皇子办婚礼,干脆从国库取出白银万两。总之,各种喜庆和大小节日,都要捞钱。万历还有一个绝招,就是让地方官定期进贡钱财,并把进贡多少作为考核政绩的主要标准,进贡多的就委以重任。他还通过克扣俸禄来惩罚官员,稍微有点罪过的就抄家,抄来的家产全部归他。

二、专横

帝王的位置,很容易改变人的性格,即使先前温和的人也可以变得专横跋扈。坐在龙椅上,老子天下第一,傲视群臣,睥睨一切,大事小事爷说了算,谁敢犯上就整谁,看谁不顺眼也会治谁。别的不说了,就说说避讳犯忌的事吧。帝王专制时代,臣民家里生了小孩,给他取名,不能用皇上姓名中的字,连同音字都不能用。皇上用了,你就不能用,你说专横不专横?不仅如此,平常说话写字都不能有皇帝姓名中的字,必要时只能用别的字代替。比如,汉光武帝刘秀时期,为了避讳,就将“秀才”改称“茂才”。宋朝则规定,几个皇帝先祖的名字也得避讳,真宗年间为避圣祖皇帝赵玄朗的名讳,皇帝将河南玄武县改称中江县,朗山县改为确山县。为了避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名讳,将河南的殷城县改为商城县。此外,一些日常用品也要避讳,宋朝管镜子叫“鉴子”。为了避宋仁宗赵祯的名讳,原本的“蒸饼”被改叫“炊饼”。到宋徽宗时,避讳范围扩大,下令禁用“君、皇、圣”三个字作为名字,后来又规定“赵、龙、天、玉、帝、上”也不准用于地名和人名。在此背景下,原来河北境内的赵州被改称庆源府,龙冈县被改称邢台县。朝廷规定避讳,你必须遵守,否则就是犯罪。唐律有规定,上书奏事犯了宗庙的讳,要杖八十;一般口误或文书误犯,笞五十;起名字犯讳,判刑三年。除了避讳,还不能犯忌。有些字是皇帝大佬倌的忌讳,不能触碰的。比如,朱元璋当过和尚(僧),参加过红巾军(贼),所以对“僧”“光”“贼”“盗”等字非常敏感。有一年,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进呈贺表,文内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属于歌功颂德的话,朱元璋看后竟勃然大怒:“生”,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剃发也,“则”字音近贼也。于是下令把徐教授给杀了。后来,忌讳越来越多,“天下有道”,与“有盗”同音;“遥望帝扉”,音同“帝非”;“藻饰太平”,音同“早失太平”,凡是犯了这些忌的,格杀勿论。

三、残忍

生性残忍的帝王为数不少,其中既有雄才大略者,也有庸才蠢材,其特点是多疑、嫉妒、变态和嗜杀。不说秦始皇,说说他儿子。胡亥靠伪造老爸遗诏即位后,害怕宗室的人议论他,同时怀疑他们中间有人要来夺他的皇位,就大开杀戒,将32个兄弟姐妹全部杀死。其长兄扶苏被赐自尽,接着十二个兄弟在咸阳集市被砍死,十个姐妹被乱刀分尸,又有六公子“戮死”,即被羞辱后再杀死。有三个同母的兄弟问行刑者,为什么要杀他们,行刑者说不知道,只是执行任务,三兄弟无法,只好自刎。对于前朝重臣、望门贵族,也几乎全部杀光,不留一个活口,包括与之合谋伪造诏书助他登上皇位的丞相李斯。此外,在为秦始皇下葬时,胡亥让大部分妃嫔陪葬,把修陵墓的工匠也全部杀死。汉武帝的残忍也是人所共知的,且不说他在巫蛊之祸中杀了几万人,就说他晚年准备立少子刘弗陵为太子,却赐死于其母赵婕妤,就显得非常冷血,非常残忍。赵婕妤本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女人,为武帝生了个儿子,还指望着今后要沾儿子的光,跟着享清福。她哪里想得到,武帝为避免吕后专权事件重演,要杀死她这个未来的皇太后呢?可怜赵婕妤,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妇,心中并无邪念,正憧憬美好明天,却要在今天死去,帝王心之难测,帝王手段之残忍,真的让人恐惧。三国时期吴国最后一个君主孙皓,则是历史上有名的变态杀人狂。他以杀人为乐,杀人手法非常多。孙皓嗜酒如命,喝完酒神志不清,便胡乱杀人。宫廷酒宴中,他安排人在大臣背后观察,大臣酒后言语稍有差池就会获罪被杀。孙皓贪图美色,对后宫美女却十分严苛,一言不合就凿去妃子、宫女的眼睛。他把水引进宫中,对哪个姬妾不满意,就将她杀死,抛进水里,流出宫外。孙皓的杀人手法还有剥脸皮、锯脑袋等。大臣早晨上朝脸上还好好的,晚上回家就可能血肉模糊没有脸皮了。对身边敢说真话的忠臣,孙皓则赶尽杀绝,株连九族,而他自己最后没有好下场,成了亡国之君,做了晋武帝的俘虏。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上位过程充分展现了帝王的残忍本性。武则天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却和其子李治有暧昧关系。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按规定到感业寺出家守节。李治继承皇位后,后宫斗争激烈,当时的王皇后把武则天接回宫,用来对付情敌萧淑妃。不料武则天很快与李治旧情复燃,并为李治生了个女儿。王皇后前来祝贺,逗孩子玩。此时武则天想到扳倒王皇后自己取而代之,于是待王皇后离开便亲自掐死亲生女儿,并向李治诬告是王皇后干的。李治听说后怒火冲天,不久就废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将她们贬为庶人,又将武则天封为皇后。武则天效法吕后,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关进冷宫,然后砍下她们的手足,割掉舌头,挖去眼珠,刺聋耳朵,做成了人彘,再泡进酒缸,还为她们取了个名字叫“骨醉”。王皇后和萧淑妃在痛苦中挣扎了好几天才渐渐死去。武则天称帝后,为巩固自己的皇位,重用酷吏,滥用酷刑死刑,好多骨肉血亲被她赐死,有的被流放,连亲生儿子们也不放过,有个儿子最终被迫自杀。在其治下,成千上万的人被投入监狱,有的遭受火刑,有的用沸水烹煮,另一些人则削其耳鼻,断其手足,被折磨得不成人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残忍更是骇人听闻。那些帮他打江山的功臣,没一个有好下场,刘伯温被毒死、徐达发背痈吃蒸鹅而死、胡惟庸被处死,大将军蓝玉一案更是几乎杀掉所有功臣。朱元璋痛恨贪官,针对贪官制定了前所未有的酷刑,那就是剥皮实草。先在受刑人背上切一小口,然后往里灌入水银,水银不被人体吸收,所到之处皮肤和肌肉会分离开,就这样将人皮剥下来,然后填入稻草,做成稻草人,游街示众,受刑人则在极度痛苦中缓慢死去。后来,朱元璋怀疑内宫有人与宫外私通,下令将太监宫女近人全部处以剥皮实草之刑,宫中一时血流成河。朱元璋对外人心狠手辣,对自己的妻妾也不放过,临死前颁布遗诏,让后宫嫔妃四十余人全部陪葬,只有一个张美人因女儿年幼得以侥幸逃脱。

四、荒淫

《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表明古人早就认识到,性欲与食欲一样,都是人的生理本能,也是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性事本身无关乎人性的好坏优劣,但人性的好坏优劣却可以在性事上显现出来,特别是古代一些帝王赤裸裸的荒淫本性,在与女性的关系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母系氏族社会解体,以男性为主体的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属和玩具,占有女性数量的多少成为男性权力大小的标志,处于国家最高地位的帝王,则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权,使自身生理本能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妻妾成群的后宫,就是帝王们纵情男女之欲的场所。后宫是古代中国君王的配偶、女官、宫女、皇子、皇女生活的居所,属于内廷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每一个帝王拥有多少后妃,各个朝代都有规定,各个帝王也不尽相同。周代制定了正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共人的后妃制度,此后历代基本以周制为基础,只是名称与等级有所变化。唐代后妃名目最为繁多,皇后以下,设四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清朝的后妃定制为八个等级,皇后以下设皇贵妃、贵妃、妃、嫔,共14人。嫔以下还有三级:贵人、常在、答应。康熙帝的后妃在前五级中就有33个,加上下面三级就更多了。   后宫的女性属于皇帝专用,不容许任何人沾边。为了保持她们的贞洁,后宫不准成年健全男性进入,宫内劳动职务由女官、宫女与太监承担。那些太监原本都是男人,进宫前都要割掉生殖器,永远失去男性功能,这种做法人道尽失,实在灭绝人性。至于帝王们如何荒淫,如何纵欲,如何淫乐,这里就不做介绍了,因为实在太丑陋,太恶心,太没人性,说他们禽兽不如都侮辱禽兽了。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不少帝王的荒淫超出了人类伦理标准的极限,突破了人类道德准则的底线。说他们是人类最无耻最下流的动物群体,实在是没有委屈他们。

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浅析了帝王们的人性,尽管属于管窥,没看到全貌,但应该看到了最主要部分,看清了帝王人性的主要方面。这里有一点要特别说明,以上四个方面人性的堕落与丧失,是选取最典型的人、最极端的事来加以说明,并不是说历史上所有帝王都是如此,每一个皇帝都坏透了,没有一个好人。中国历史上有人性的皇帝还是有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个——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宅心仁厚,体恤百姓,爱惜民力,时刻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安定,尽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他奉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减免田租税率,减轻徭役负担,开放国有土地资源,准许私人采矿,开发渔盐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百姓小康。对匈奴,则采取克制忍让态度,执行和亲政策,谋求和平环境。匈奴背约骚扰边境,他听从晁错建议,“募民实边”,防守为主,并未大动干戈,过境征伐,因为他“恐烦百姓”。汉文帝的“无为而治”,给人民带来安定,给国家带来富强,为“文景之治”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汉文帝作风俭朴,在位二十三年,没有兴建宫室、园林,也没有添置车骑、服饰。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就予以废止。他曾想修一个露台,工匠预算要花费百斤黄金,想到这相当于十个中产家庭的财产,就停止了此项小型工程。在私生活方面,王夫之称赞他“非纵欲偷乐之主”,这一点确实非常难得。后世对汉文帝皆以赞颂为主,特别是司马迁,在《史记·孝文本纪》中,对他给予高度评价: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了关卡桥粱,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接受臣下进献贡品,不求一己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属,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对使人断绝后代的事看得很重……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功德显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广施,遍及四海,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汉朝建立,到孝文皇帝经过四十多年,德政达到了极盛的地步……这难道不就是仁吗?也有人批评他,说他抗击匈奴不力,疏远贾谊,怀疑周勃,还有人说他是无能之辈。前几条犹有可说,最后一条我万难苟同。按照司马迁说的,好多古代帝王做不到的,他做到了,在他治下人民安居乐业,国家走向治世,这难道能说是无能?那些“有为”之君,“雄才大略”之君,为了自己的功业,常年折腾,对内严苛凶残,对外战争不断,难道就是“有能”?这样的“能”,实为灾难之源。他们越“有能”,老百姓越遭罪;他们越“伟大”,老百姓越渺小。他们那些功业,都是以老百姓的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为代价,上面沾满人民的血和泪。他们人性沦丧,对老百姓毫无同情之心、怜悯之情,把老百姓当奴隶,当工具,当炮灰,当取款机。他们创造的“盛世”,是虚假的繁荣,老百姓虽可稍有喘息,但实际上隐藏着更大的危机。即使他们做过一些后人看来似乎是“功劳”的事,那也是“客观上”,绝不是出于本意去做有利于人民的好事善事。与之相反,就是他们这个缺少人性的群体,自私自利,专制独裁,堕落腐败,一代传一代,阻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延缓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到满清时代落后挨打,受尽屈辱,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摆脱被欺凌的命运。

元代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意思是无论哪个朝代,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这就是说,任何帝王的所谓功业,都是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

所以,那些歌颂帝王的影视剧,其作者和导演的立场有问题,站到了没有人性的魔鬼帝王一边,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如果让他们穿越到秦皇汉武时代,成为他们的子民,背井离乡步行千里修长城,或远征匈奴暴尸荒野,看他们还写不写那些为帝王评功摆好的历史小说,还拍不拍那些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影视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05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