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摇篮里的白衣天使,守护群众健康的美丽

——医院检验科共产党员陈瑞轩

提起确山,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位于确山城西30公里的革命圣地竹沟,在这个被称为“小延安”的地方,留下了无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至今仍在当地群众中口耳相传。55万确山人民,也继承了革命先烈们的舍己为人,奋不顾身的精神。医院,就有这样一名年轻的80后党员,她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高墙,她,就是检验科常规室的陈瑞轩同志。

陈瑞轩,出生于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临床检验专业,在校期间加入共产党,目前是郑州大学在职研究生。如今的她已经是两个小帅哥的母亲了,疫情爆发前,她的工作就很忙碌。1月25日,正值大年初一,是一个家家团圆的日子,然而,就在这一天上午,医院领导的通知,要求她迅速回家收拾行装,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由于疫情紧急,以武汉为中心蔓延开来的新冠疫情,已经迅速向全国扩散。确山县位于京广铁路要冲,离武汉不足公里,在鄂务工者多,此时又恰逢正月新年,往返人流量巨大,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必须全力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1月26日起(大年初二)至今,医院全体员工全部在岗。

检验科常规室平时的工作内容是负责全院住院以及门急诊病人的标本(血液、体液)检查工作,从标本采集、运输、检查整个流程开始,包括血常规检查、血凝检查、体液检查、抽血室等,还要负责细胞学检查等等,工作量大,而且繁琐,大家有分工,也有合作,人人都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次疫情爆发后,检验科也成为了一线科室,而且工作更加繁重了,不但要完成平时工作,还要去感染科病房运送标本,并且要保证感染科发热绿色通道,还要负责感染科的检测工作,以及门诊疑似肺炎检测工作。为了尽快识别出新冠患者,医院采取了先检查后付费的方式,因此,患者的血常规检查项目在30分中内就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既为病人提供了救治的时间,也为专家会诊提供了有力的依据。1月23日,医院确诊了首名新冠肺炎患者。1月25日(大年初一)开始,返乡人员逐渐增多,来院就诊的发热患者也越来越多,也恰是疫情最严重的的时候,检验科整天的工作都是连轴转,这段时间,陈瑞轩一直负责患者的采血工作,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虽然一线的工作非常辛苦,非常危险,但是她义不容辞,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从不喊累。疫情爆发初期,由于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等物资都比较缺乏,而且穿脱隔离服非常麻烦。因此,为了节约宝贵的隔离服,防止隔离服被污染,她在工作时间忍住口渴,不喝水、不吃饭,不去洗手间,每天至少穿隔离服至少八小时,中午吃饭时才脱下,一周才换一次隔离服。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和帽子,她的脸上勒出了一道道的印痕,她说,这是工作留下的最美的痕迹,只要患者需要,她就要尽职尽责。医院条件有限,下了班,她采取自我隔离的方式,住在外面,吃饭非常简单,多数时间吃泡面,偶尔自己也做些面条或者吃餐厅的盒饭。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检验科身处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必须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因此,检验科的赫主任对一线人员关怀备至,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郝主任尽全力,动用一切方法为一线工作人员协调到防护用品,把最好的防护服和医用口罩都留给他们,除此外,他还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一线人员要常通风,勤消毒,不要累着了,一直在那里加油打气……医务科科长李耀泽与院长袁付成,在百忙之中也关切地和陈瑞轩通话,询问一线的情况,他们叮嘱说,一线在物资与人员上有什么困难,院党委、领导班子、医政科将全力协调解决,他们的谆谆叮嘱与殷殷关切,都让陈瑞轩倍感温暖,也坚定了她战胜新冠肺炎的决心。

陈瑞轩的爱人代继元,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年入党,是一个朴实,敬业的人,他经常说,爱国,首先要爱你的工作,不要抱怨。他和陈瑞轩虽然身在不同的单位,却肩负着共同的使命,那就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狙击战,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平时,由于工作繁忙,他很少和陈瑞轩通话,疫情爆发后,他每天都和陈瑞轩通话,给她加油鼓劲,每当结束通话前,他都会说叮嘱陈瑞轩注意安全……折让陈瑞轩感动不已,虽然她有时忙碌起来,顾不得接听电话,但她知道,自己就是代继元唯一的牵挂……

新冠无情,但是人间有爱,疫情爆发后,陈瑞轩夫妇两就再没有回过家,孩子也委托给婆婆负责照顾,这期间,婆婆包揽了所有家务,照顾好两个小帅哥,也使得他们夫妻俩能够安心上班,抗击疫情。婆婆的无私付出,让陈瑞轩非常的感动,她说,有这些坚强的后盾,自己一定能克服心理压力与重重困难,坚决死守岗位。

在一线坚守了半个多月的陈瑞轩尽管很累很困,但是,她仍精神饱满地说,2月12日起,医院感染科新型冠状病毒医院留观人员的核酸检测标本,医院检验科负责运送到驻马店,这是一个光荣又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同心协力战胜新冠!(韩冬琴万敬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33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